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十四
2021-04-17
其三曰均戶口。夫中國之地,足以食中國之民有餘也,而民常病於不足,何哉?地無變遷,而民有聚散。聚則爭於不足之中,而散則棄於有餘之外。是故天下常有遺利,而民用不足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十三
2021-04-17
其二曰勸親睦。夫民相與親睦者,王道之始也。昔三代之制,畫為井田,使其比閭族黨,各相親愛,有急相賙,有喜相慶,死喪相恤,疾病相養。是故其民安居無事,則往來歡欣,而獄訟不生;有寇而戰,則同心并力,而緩急不離。自秦、漢以來,法令峻急,使民離其親愛歡欣之心,而為鄰里告訐之俗。富人子壯則出居,貧人子壯則出贅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十二
2021-04-17
安萬民者,其別有六。一曰敦教化。夫聖人之於天下,所恃以為牢固不拔者,在乎天下之民可與為善,而不可與為惡也。昔者三代之民,見危而授命,見利而不忘義。此非必有爵賞勸乎其前,而刑罰驅乎其後也。其心安於為善,而忸怩於不義,是故有所不為。夫民知有所不為,則天下不可以敵,甲兵不可以威,利祿不可以誘,可殺可辱,可饑可寒而不可與叛,此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十一
2021-04-17
其六曰無沮善。昔者先王之為天下,必使天下欣欣然常有無窮之心,力行不倦,而無自棄之意。夫惟自棄之人,則其為惡也,其毒而不可解。是以聖人畏之,設為高位重祿以待能者。使天下皆得踴躍自奮,扳援而來。惟其才之不逮,力之不足,是以終不能至於其間,而非聖人塞其門、絕其途也。夫然,故一介之賤吏,閭閻之匹夫,莫不奔走於善,至於老死而不知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第六
2021-04-16
臣聞為治有先後,有本末,嚮之所論者,當今之所宜先,而為治之大凡也。若夫事之利害,計之得失,臣請得列而言之。蓋其總四,其別十七。一曰課百官,二曰安萬民,三曰厚貨財,四曰訓兵旅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第七
2021-04-16
其二曰抑僥倖。夫所貴乎人君者,予奪自我,而不牽於眾人之論也。天下之學者莫不欲仕,仕者莫不欲貴。如從其欲,則舉天下皆貴而後可。惟其不可從也,是故仕不可以輕得,而貴不可以易致。此非有所吝也。爵祿,出乎我者也,我以為可予而予之,我以為可奪而奪之,彼雖有言者,不足畏也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第八
2021-04-16
其三曰決壅蔽。所貴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,何也?天下不訴而無冤,不謁而得其所欲,此堯舜之盛也。其次不能無訴,訴而必見察;不能無謁,謁而必見省。使遠方之賤吏,不知朝廷之高;而一介之小民,不識官府之難。而後天下治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第九
2021-04-16
其四曰專任使。夫吏之與民,猶工人之操器。易器而操之,其始莫不齟齬而不相得。是故雖有長材異能之士,朝夕而去,則不如庸人之久且便也。自漢至今,言吏治者,皆推孝文之時,以為任人不可以倉卒而責其成效。又其三歲一遷,吏不可為長遠之計,則其所施設一切出於茍簡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別第十
2021-04-16
其五曰無責難。無責難者,將有所深責也。昔者聖人之立法,使人可以過而不可以不及。何則?其所求於人者,眾人之所能也。天下有能為眾人之所不能者,固無以加矣,而不能者不至於犯法。夫如此而猶有犯者,然後可以深懲而決去之。
Read More »
|
文集類
蘇東坡全集
應詔集 策略第五
2021-04-15
其次莫若深結天下之心。臣聞天子者,以其一身寄之乎巍巍之上,以其一心運之乎茫茫之中,安而為太山,危而為累卵,其間不容毫釐。是故古之聖王,不恃其有可畏之資,而恃其有可愛之實;不恃其有不可拔之勢,而恃其有不忍叛之心。何則?其所居者,天下之至危也。
Read More »
|